联系方式:15811194638(北京) 13605038248(福建)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北里中央美术学院 福建省云霄县宝城里10号
中西绘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具特色。在近代美术史上,中西画家都将研究的领域触及对方。而如何让中西绘画融会贯通,相互映衬,取长补短,达到超出前人的绘画境界和艺术水准,我国美术界的前辈们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少来者紧跟其后,奋斗不止,孜孜不倦。
在20世纪的美术史上,不乏专擅一科的名家,第一代画家中,传统派的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莫不诗书画印俱工,作画也不限于一科一目;融合派的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也不例外,各个艺兼中西,既精通外来的油画,又擅长传统的水墨画,不但推动了中国水墨画的变革,而且靠传统的素养促进了油画的中国化。为此,徐悲鸿选择了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徐悲鸿的国画人物画创作,具体地表明了他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态度,即:“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入者融之。”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国画创作,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中的糟粕敢于批判,精华则勇于接受和发展,对于外来的有用的技术敢于吸收融化,成为自己的东西。我们看他的国画《泰戈尔》即是以传统中的“没骨法”、“描法”、“染法”和西法中的“明暗法”相融合的创造①。而林风眠则成了20世纪实践中西文化融合具有革新开拓精神的先驱。第二代画家中,杰出人物涉猎美术门类之广,不仅不逊于前一代,而且多有触类旁通的奇才。蒋兆和开始画像,后转画广告,改橱窗设计,商标设计,又变为画舞台布景,设计时装,自学油画雕塑,最后在水墨人物画上异军突起。叶浅予始工广告,继绘插图,更设计花布,画剧场布景,后以漫画闻名,最后在水墨画上卓然大成。
上述第一、二代画家,尽管其成长道路各异,但共同特点是继承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至第三代画家,随着美术院校专业划分趋细,专擅一科的画家随之增多,而与此同时,师范美术教育的重在通识,基层美术工作的多种需要,确也造就了不少多能兼擅甚至融会贯通的人才。
新世纪对于20世纪有着巨大贡献的代表画家和他们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区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研讨和展示,表明人们希望从中研究和总结出具有世纪画风的特点和艺术价值。就二十世纪中国画的历史性取向而言,中西融合的艺术特点从世纪初开始便越来越趋向明朗化,直至世纪末,它在风格与体例中已经显示出来。林风眠、李可染、吴冠中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代表画家。20世纪造就了一大批美术教育家和画家,但在选择中西融合的绘画实践中却突出了林风眠,李可染、吴冠中在中西艺术相融的艺术潮流中,也赢得了无可争辩的历史地位。在20世纪中西绘画相融合的道路进程中,一种世纪性的历史贯穿,将具有融合性的中国绘画凸现了出来,时风的感召将有助于人们去认识和选择中西绘画新的融合点。
董希文早年投入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并运用于油画创作之中,他最喜爱北魏的画风,《哈萨克牧羊女》中就吸收了北魏艺术中刚健奔放的线与形的表现,基本上用冷色线和平涂的淡色块作装饰性处理,为中国现代美术史留下了这一淡雅俊逸的作品。
1952年董希文接受创作开国大典历史画的重任,他几易其稿,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多年探索中西合壁艺术的经验,创作了《开国大典》。此画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手法和风格,被许多画家认为是《开国大典》的成功之处。如果按传统油画用光和设色的手法去创作,这幅画就不会有这种热烈的气氛。艾中信说:“《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20世纪杰出画家已开拓和建立良好的开端,在21世纪初有所作为的画家,将脱颖而出于20世纪末的融合趋势中,这也是新世纪的历史观所赋予艺术家的历史责任。西洋的写实技巧当然有很多应该吸取之处(例如素描的基本练习);用它来描写中国现实不仅可以,而且在某些方面也能得到群众欢迎(比如立体感的恰当处理)②。已故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中央美院油画系教授洪凌先生于90年代初在对西方艺术做了诸多探索和尝试后,开始研读中国山水绘画,揣摩名家作品的笔神墨韵。他在后来多次写生与创作中触摸到了中西合壁的桥梁,并在中外大师的作品中看到了相合的暗流,这使得探索成为可能。他试图开辟一条沟通东西古今的通道,把两宋山水强行糅进油画,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选择③。但是,“尽管这种尝试未免生硬干涩,但愈往深处走的洪凌就愈显露出一种滋润浑然和从容不迫”④。
江宏伟教授在其工笔花鸟作品中部分吸收了版画表现技法和西洋画的造型特点,使水塘波纹和水鸟的质感栩栩如生,产生了良好的视觉效果。而2008年秋季在北京798尚涂当代艺术空间展出的《荷相·程向君油画2008》的油画作品中,更是将中国水墨画的淋沥与酣畅录入其中,使人产生梦幻般的感觉,徐佳慧评论道:我不确定程向君先生的画是否符合“当代”的“标准”,但是,我坚信,真正的艺术作品并不仅仅存活于“当代”。
是的,艺术家只要不断探索,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使其艺术作品不愧于时代,不拘于古人。
中国画讲究意境,采用散点透视法,在一个画面上可以同时展现春夏秋冬不同景致,且留白较多,空灵高远,设色或淡雅清新或泼墨淋沥,讲究意到笔不到和似与不似之间,而西洋美术则造形严谨,色彩瑰丽,气势恢宏,栩栩如生。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画,能否注入西洋画的养份,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这正是中国美术界许多前辈和来者思索并已经付之实践的壮举。
笔者在三十多年美术创作实践中,认真研读艺术前辈的著作(作品),揣摩大师们的成功之举,对中西绘画融合有了初步的探讨和认识,开始了走向融通的美术创作探索之路。
在多年深入闽西客家体验生活之后,我选择了闽西农村普通的生活素材,以中国百姓乐于接受的表现形式,运用西方油画的写实技巧,于1984年创作了油画《迎春》,较好地体现了和谐温馨的传统意境,入选福建省美协主办的庆祝国庆35周年大型美展,受到专家、同行和观众的好评,《台南时报》记者也多加赞赏。
后来,本人也尝试把西洋画法融入中国画创作之中,创作了一批以闽南沿海风光为题材的中国画作品,力求从构图设色方面使其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著名剧作家方朝晖在本人画集作序曰:“最具特点的是他以闽南山海渔村为素材的彩墨山水画,中西结合,水墨交溶,色彩绚丽,苍茫厚重,很有大气。如《古塔归雁》、《雄鹰石洞》,采用现代构成的手法,把寥廓海天与突兀山石组合一起,构图奇险,对比强烈,很有表现力。如《春歌》,意境隽永,情趣盎然,俨然是一首闽南水乡抒情小诗。这些山水画,既是他从生活中吸取养分的作品,也是他开始自觉进行艺术探索走向成熟的初步成果。他力图把自己以前熟悉的西画手法与他比较陌生的国画传统结合起来,走出新路,另辟蹊径,有所创造。”⑤我长期生活在闽南沿海,对大海和渔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作了大量写生之后,2007年创作了国画《山海之恋》,参加福建省美协举办的“情系海西2007'福建省当代艺术大展·中国画作品展”,获得优秀作品奖。
所有这些探索,都是在大量研读了的前辈著作(作品)后对中西绘画精髓继承与弘扬的艺术实践。新一代画家群体正处在艺术多元化的大千世界,他们许多人正继承前辈的事业,在中西绘画融会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将来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我深信,尽管前进的路上还有风风雨雨,但只要我有足够的毅力,定能走出中西绘画融汇贯通的坦途。
【参考文献】
1、文史资料出版社《徐悲鸿·回忆徐悲鸿专辑》第217页
2、王朝闻《新艺术创作论》1953.2第255页
3、赵和平《光明日报》1999.5.5
4、摘自苏旅先生对洪凌的评述
5、方朝晖为《高志强画集》作序2006.5